
刚创下 62 元股价新高股票配资资讯网站,信邦智能(301112.SZ)就用"拉胯财报 + 高溢价并购"给市场泼了冷水。
自 10 月 27 日盘后三季报与并购一揽子公告落地,次日信邦智能股价大跌近 14%,且跌势至今未止。而市场争议的核心,是公司以 28.56 亿元、432% 超高增值率收购亏损芯片企业英迪芯微,将催生 21 亿元巨额商誉,交易绑定了不低于 180% 的净利润增长承诺,其激进程度可见一斑。
豪赌背后,是信邦智能主业的窘迫。上市仅三年,业绩每况愈下,在前次跨界新能源踩雷致子公司破产、三大 IPO 募投项目全部延期背景下,这场带着高商誉、高承诺的"二次豪赌",能否助力公司摆脱困境,成为市场最大疑问。
4 倍溢价推高商誉
根据昨晚更新的并购草案修订稿,本次重组分三部走。本次交易拟向 ADK、Vincent Isen Wang 及投资人股东中选择现金对价的股东一次性支付现金对价;向投资人股东中选择股份对价的股东一次性发行首期股份对价,同时,上市公司向无锡临英、庄健发行其应获得的首期股份对价,无锡临英、庄健应就其获得的首期股份对价承担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补偿义务;在达到约定的后期股份支付条件后,上市公司向无锡临英、庄健发行其应获得的后期股份对价。
本次交易作价 28.56 亿元,其中,交易现金对价 11.63 亿元,资金来源为募集配套资金。如实际募资金额小于资金需求量,公司将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资金缺口。
截至 2025 年三季度,信邦智能账面货币资金 3.31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 4.03 亿元,以自有资金支付现金对价显然资金缺口较大。信邦智能表示,若公司以自有资金或债务融资方式全额支付,将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进而对上市公司现金流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根据评估,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标的公司英迪芯微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 5.26 亿元,评估值为 28 亿元,增值额为 22.74 亿元,增值率为 432%。本次交易中信邦智能拟按照 28.56 亿元的总对价进行收购,超过标的公司的评估值 0.56 亿元,溢价率为 2%。
本次交易将显著推高公司商誉。根据《备考审阅报告》,截至 2025 年 8 月末,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商誉为 21.49 亿元,占总资产、净资产的比例为 48.61%、74.12%。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资料显示,英迪芯微系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及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车规级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在汽车芯片领域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 2.5 亿颗。
英迪芯微近几年的业绩出现波动。2023 年至 2025 年 1-8 月,英迪芯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94 亿元、5.84 亿元、3.85 亿元,净利润亏损 634.42 万元、3325.49 万元、2308.74 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 5409.85 万元、4056.81 万元、2646.6 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349.89 万元、3806.22 万元、2525.26 万元。
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方承诺 2025 年 -2027 年,英迪芯微实际净利润增长率即"(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实际实现的年平均净利润金额 ÷ 标的公司 2024 年净利润金额)-1 "不低于 18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净利润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一口径下,标的公司 2024 年净利润为 35,760,730.44 元。
前次豪赌踩雷,IPO 募投全部延期
11 月 11 日信邦智能披露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信德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信德")因现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申请破产清算,已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早在今年 5 月底,信邦智能拟解散控股子公司珠海景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胜科技")及其全资子公司珠海景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景盛")、广州信德。
据悉,2023 年,信邦智能通过增资收购拿下景胜科技控制权。景胜科技曾被信邦智能视作布局新能源领域专门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负责完成一体化压铸件的 CNC 机加业务,其终端客户主要为当下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然而,景胜科技长期亏损,未能如期实现规模化量产,2024 年亏损 1613.85 万元,信邦智能因此对其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624.78 万元;2025 年上半年景胜科技再度亏损 3472.12 万元。
景胜科技的解散及子公司广州信德的破产,是信邦智能主业疲软的缩影。
信邦智能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装备的综合集成服务商,2022 年 6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 IPO 募资净额 6.79 亿元,投向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基地建设、智能制造创新研发中心、信息化升级建设三大项目。截至 2024 年底,上述项目累计投入金额 2.05 亿元,投资进度仅 30.17%。
业绩表现上,上市当年,公司净利润已出现大幅下滑;2023 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2024 年,尽管营收同比增长 33.59% 至 6.66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88.33% 至 495.07 万元,仅勉强维持盈利。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31.87% 至 2.95 亿元,净利润腰斩至 359.39 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226.86 万元。
(文|公司观察股票配资资讯网站,作者|马琼,编辑|曹晟源)
鼎和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